截至7月31日,业界风传已久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下称《办法》)仍未正式通知实施,然而,《办法》对抗菌药物产业链影响的涟漪已蔓延至研发领域。
由于时间点敏感,某抗菌药物生产企业研发负责人一再要求匿名后向记者表示,此次《办法》异常严格,估计对国内抗菌药物的新药研发造成较大的困难。
“相信《办法》出台后,相关企业对新立项会变得更加慎重,甚至可能由此放弃一部分不适宜的项目。”该负责人坦言,尽管会出现阵痛,但《办法》将能提升国内抗菌药物的研发质量。
需要调动研发积极性
正如业内所共识的,《办法》的出台是期望通过合理使用来延缓现有抗菌药物的耐药进程。不过,真正应对耐药菌的关键仍在于不断进行研发。
南方一抗生素生产企业高管表示,即使是新研发的抗菌药物,往往上市不到数年临床就会出现耐药菌,导致企业投资回报率偏低,但这并不是直接构成研发变得缓慢的理由。至于研发变缓的核心缘由,该高管没有直接点明,只是隐晦地表示,制药行业是一个由知识产权研发为主导的行业。从全球范围看,新药研发是比较活跃的,并非每个品类都出现抗菌药物研发放缓的情况。
“其实,耐药菌的出现,意味着有新药研发的需求,耐药性可以说为抗菌药物新药研发提供了理由。”该高管说。
有研究人士认为,抗菌药物研发热度近年较低的原因,在于人类疾病谱变化,使药品市场焦点发生变迁——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抗感染药、消化系统用药和高血压用药,演变为如今的抗肿瘤用药、慢性病用药。据S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统计,全球抗感染市场增长势头趋缓,2005~2008年的年均增长为16.55%,而2008~2012年增长则可能降至5.21%。
“企业研发新药需要有回报动力。但目前随着药品监管越来越严格,尤其是上市后药品评价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新药研发速度有所减缓。”上海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技术总监杜文民向记者表示,缺乏经济利益推动是眼下抗菌药物研发滞缓的原因之一。
“抗肿瘤药和心血管药物的市场大、发展快,制药企业自然更愿意把资金投入这两个项目。”杜文民说。
杜文民认为,目前受耐药菌出现较快的影响,抗菌药物企业收回研发成本已有难度,因此,希望政府能在定价机制、招标制度上对其有所倾斜,从体制、机制上鼓励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发,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对于杜文民的建议,上述企业高管亦表示赞同,他直言:“假若新药未能进入《办法》分级管理的目录,医院销售无法开展,便无法进入医保目录,上量就更难——企业投资回报率将大打折扣。期望未来会有调整通道,适当放开部分新上市抗菌药物的限制。”
呼吁国家立项经费扶持
眼下,抗菌药物的滥用不断导致新的细菌耐药问题出现,新的未知病毒亦在寻机侵袭人类,双重危险的叠加使抗菌药物新药研发愈加迫切,引导抗菌药物合理研发成为业内共同思索的难题。
撇开利益因素,在部分研究者看来,抗菌药物研发滞缓的另一个原因则是治疗药理学理论和抗菌机制等基础研究缺乏实质性突破。
为此,杜文民建议,对一些基础性的研究,如细菌的耐药机制、细菌敏感靶点等,需要加大国家公共经费对其的投入。就国际惯例而言,抗菌药物纯粹的基础性研究一般也都以国家为主体。“新的革命性的研究应当以国家为主体,由国家专门提供经费投入。”杜文民认为,只有实现根本的理论突破,抗菌药物研发才会有大进展。
而针对单个药品研发,杜文民认为可依靠企业,因为“企业研发产品的冲动是很强烈的”。不过,假若需要从先导化合物遴选开始进行新药研发投入大、时间长、风险大,国内制药企业单靠自身力量恐怕难以实现。因此,杜文民提出国家层面应设立专项基金,从化学结构筛选开始研发,通过严格审评企业的申报材料和资质,给予足够经费进行研发的建议,同时严格监管经费的使用。
“假若能通过国家扶持,真正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研制出的突破性新药一旦面世,很大几率成为‘重磅炸弹’,企业就有了造血能力,进入自行继续投入研发的良性循环。”杜文民如是描绘。
对企业而言,国家扶持的号角已然吹响。在卫生部、总后卫生部不久前发布的《“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十二五”计划2012年新增课题申报指南》中,“新药研究开发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就明确,优先支持企业为主体,由多学科组成的产学研结合的联合研究。该项目的目标是突破和掌握一批新型核心关键技术,支撑和引领我国创新药物的研发与产业化。
me-too开发胜算几何
即使认为目前国内抗菌药物二次开发的现状不甚理想,杜文民也认同,对抗菌药物新适应症的研究以及其他小的改变(如复方配伍、剂型改进等),是目前国内满足治病需求的途径之一。
二次开发投入比较少,这也是大多国内企业愿意进行的原因。然而,有制药企业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他认为抗菌药物的二次开发机会不大。“对原有抗生素新适应症开发并不是方向。”该负责人指出,主要在于二次开发并不会大幅改变原药物的化学结构,适用的细菌群没发生变化。
不过,从此前透出的风声看,《办法》的实施或许意味着复方开发的途径大幅收窄。从开发上讲,“me-too”药风险性比较小,成本和周期也会好一些,投资也会少一些,因此国内企业出于自身研发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考虑,仍会更多布局“me-too”。
“‘me-too’药的开发成本和风险都会小一点,但从药物真正的疗效、安全性、经济性方面,比原研药有多大的进步则不好说。”上述企业负责人表示。(来源:医药经济报)